| 大量發泡&長白菇(靠近圖中心的那塊白菌絲) | 
入甕後18~21天的早上,氣溫還沒熱時開始觀察、攪拌,且接連八天為關鍵期。
7/13開始有大量發泡的情況,覺得是正常發酵的狀況,沒多予理會
隔天(7/14)不只發泡,還長出了白菇(見上圖)
立馬請教老師,覺得情況不對,下指導棋-加兩斤鹽,攪拌,隔日再觀察。
結果極有愛的老師相當不放心我這甕醬油...
有同學,有車、有空,就和老師來南澳親臨指導並看看我的稻田
| 看看稻田,說說草多lol | 
| 研究中... | 
看了發現我這甕水太多,豆太少,鹽分被稀釋
老師隨後下令一子 -加4斤米麴。
方法如下:
※將水放在太陽下曬一天。(生水→熟水)
※傍晚將米麴稍微洗過,放入熟水中,靜置一晚使其吸水膨脹。(若直接放入鹽水會無法膨脹)
※隔天早上水濾乾取米麴,入甕。(因水過多,只取米麴入甕)
※充分攪拌。
米麴入甕後,仍有幾天連續出現白菇,均為兩三小點,表示為穩定狀態。
| 水放在太陽下曬一天 | 
| 米麴放入熟水中,靜置一晚 | 
| 隔天一早,水濾乾取米麴 | 
| 入甕 | 
| 攪拌 | 
另,自製遮雨架。
| 用釘子釘的...好久XDD | 
 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你回覆,我感謝。